时间:2023-02-15 21:43:34 | 浏览:351
究竟是在哪一天,蓦然发现,很多世事就是心事,很多心事渐成世事。立秋方至,已惊岁月之新。眼前名利,醉里风情,无非滚滚红尘的见证。人各有机缘,又各有归舟。在人生长河中,时常翻滚起命运偶然性与必然性难以把握的潮汐,历经生活磨难与自我对抗,懂得如何葺理自己的人生,方能活得鱼游浅底,鸟翔高空。聆听崔志强先生漫谈他的艺术与人生,仿佛行走于疏落有致、白墙黑瓦的老街,人与岁月合谋的风景,处处惹人沉醉、令人回味。
犹记在崔志强先生的工作室,甫一交谈,他便发出“人生太短暂”的感慨。这样的开场白端能给人以高山流水多变幻却始终治愈人心的期待。且不去弹赞崔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是否代表了当代书坛的斯文和体面,我只笃定,在内卷化严重的时代环境里,崔先生是面对岁月疾迟,能够漫步归家的那个人。
幕转浓墨重彩的当代书坛。我们的书法篆刻艺术一度在碰瓷当代文化泡沫中寻找速成,从而获得存在感。然而竞技场般刺激了大众的感官,却无法沉淀大众的情感。渔猎墨华,谄媚世俗,终究难以行稳走远。时代所呼唤的笔墨艺术,期许文化之嘉树有荫,就像青苗对于拔节的渴望。
一个书法家的成功与失败,在当代,不仅仅为个人的际遇,也是一种文化处境的隐喻。崔志强先生那一代艺术家,掌中有尘,眸里有云,有志激发书法篆刻之美,却不单纯依靠笔与刀打开生活的宽度,刀笔之下生命温度与审美气象兼具。题解崔志强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命意之大焉者为:“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追求生命之悦,成为他艺术的生动写照,未曾跟大地山川错过,亦未曾跟岁月光阴错过。命意之小焉者为:“千仭冈头自振衣”“少年击剑更吹箫”。笔墨征途路漫漫,他借碑帖生情,刀笔简洁不荒,艺道从容并进,完成艺术上的独立行走。
崔志强先生的篆刻艺术,树骨于秦汉印,取艳于明清流派印,对吴让之、吴昌硕、齐白石风格印浸染日深,食而化之,令石上刀痕存于胸而贯于手,刻写出日臻其皇的华章,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当代印坛成功者的故事再添新叶。
对于他那“荒率、野逸、雄浑、朴拙的大写意印风”,印评家早有肯綮之论。傅德锋先生认为,“他能够在深入研究传统篆刻经典的基础上,敏锐地洞察到当代篆刻的审美趣尚,将古典气息与现代理念巧妙结合,在王镛和石开之间找寻到一个适合的契入口,诚为不易”。从传统里生长出的这一点当代性,或曰个性,源于崔志强先生对待篆刻的真诚、热爱和持恒,如同剧烈的窑火历久不息于内心的深处,日日夜夜附着在石面上,或跃窜,或迸裂,或锐叫,从来都是有灵魂有技艺的篆刻艺术最能打动人心。
整日心头利来利往,如何刀下能有文气与生机?正如蒯天先生所说:崔志强先生治的印章耐人寻味,“无论大篆小篆,肥不臃肿,瘦不枯槁,字与字之间疏可跑马,密不容针。粗粝与优雅、古拙与新尚浑然一体,艺术张力浑厚宽博,其作品有的恣意狂放,有的萧散悲凉,有的紧张凝重,有的轻松自在,刀由心运,迹依情迁,运刀精微,发力柔绵,给人一种启示,一种联想,真正达到‘方寸天地,气象万千’的艺术效果”。崔志强先生篆刻艺术的来路和新意,气息相通、心迹相投于时代的主流文化艺术进程中。玉佩从容,渐入佳境。刀下情致,有幽有旷。
崔志强先生近半个世纪的艺术温度和视野宽度,非单一的篆刻才华所能托举,他的书法,同样经历过种种时风的“兴起”与“消逝”,而后得以沉淀,融化照应间笔意浏亮,翻转有力中波澜初显。老来更是笔法萧散而流畅,藏匠巧于浑成。一气卷舒,呈现一种风发云逝之美。
崔志强先生常言书法之高贵一如做人,人书一致是他贯彻一生的理念。其书法之来龙去脉可撮录如下:先由静态书体楷书以及汉隶入手,后落实在篆书、草书上。因了年轻时受教于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著名古文字学者王培真先生的悉心指导,打下了古文字学基础,这不但对其篆刻艺术深有裨益,而且对其篆书创作意义重大,他将小篆改造大篆顺手拈来,弥补大篆因字数少而难以创作成篇的现实缺憾。他的动态书体草书创作,笔墨利落,触绪横生,葆有很高浓度的私人化情致。总之,或楷或隶或行,或篆或草,下笔之处,秋意夺过剑意,已有一方人生天地在,如古刹映黄叶,如灯下夜归人。
在崔志强先生看来,并非信笔写去,下一番苦功,便能自生曲折。世间事,往往知易行难。对书法乃至篆刻艺术创作而言,“起止”决定线条质量,是挺拔,是飘逸,还是比较“肉”,通过改变线的“方起方收”“圆起圆收”就可以实现。而“转折”决定了作品之风格是“威严”“霸悍”“粗犷”还是“流畅”“飘逸”“柔美”,通过“方转”和“圆转”即可达成。笔法的丰富多变是解决书法创作程式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崔志强先生说:“我的‘崔氏用墨法’有四种:涨墨、浓墨、干墨、枯墨。这里没有淡墨,淡在创作上用干、枯来表现”,他还强调谁会留空谁是高手。累积多年的艺术创作思考,言浅意深,足资后学同仁镜鉴。
幕转崔志强先生当年奋斗之流金岁月。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之青春。不论贫穷与富贵,少年情怀总是诗,包裹着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文化方式、审美认知等等,最终成为人生回忆里的一面旗帜。
崔志强先生虽生长于北京,早期经历却颇为波折。十六岁时带着买花载酒的少年意气到黑龙江插队,一待便是九年,心灵手巧的他,在白山黑水间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木匠。回京后,先是在北京电影乐团做木工。离开乐团后,他一度成为北京最早的街头木工。纯真年代,将息度日。机缘巧合,在朋友介绍下,他得以到北京市文物工作队从事木工电工工作,很快又调入文物保护科室,并私下求艺学习青铜器复制,成功地复制了宋代失传工艺“西汉透光镜”。
难怪石开先生会在为崔志强先生新书所写的序言里发出感叹:“崔志强是个对手艺有高天资的人,凡是他有兴趣的手工活,一上手就会。早年他做细木工,打出很精致的家具,后来修复青铜器,可以达到真假难辨的程度。篆刻一艺是他较晚上手的,但无论向线落刀还是冲切并用都能应用自如,达到熟练的高度。”再之后,崔志强先生在燕山出版社有过短暂的美编经历,最后,带着他一九七八年刻出的第一枚印章的那份喜悦,带着他“天长沧海阔”的艺术梦想,调入中国书协工作,真正走上书法篆刻之路。从此,“吾咿声里漏初长,愿借丹心吐寸光”。
精神的希冀,生命的共鸣,废寝忘食的写与刻,成为崔志强先生的常态。一九八七年,为了拼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他夜以继日,不顾身体有恙,最大限度地遵从自己的内心,忘我投入,坚持创作,最终生得大病一场。而今回头来看,这何尝不是余生岁月里暗自热烈的咏叹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恩命运打出的响指。
幕转崔志强先生如今之逍遥游。行走于射雕和神雕两个时代的周伯通,身具前期“准五绝”和后期“新五绝”的崇高段位,堪称真正的痴迷于武学又痴迷于孩童般玩闹的江湖达人。被困桃花岛十五年,他玩出了空明拳和左右互搏术;为了好玩,他猫逮耗子般,追得裘千仞万里狂奔;为了更好玩,他在自己养的蜜蜂翅膀上练习刻字,如此种种。总之,周伯通的人生完全可以命名为没有被武学绑架和覆盖的人生。而崔志强先生,正是这样的书坛老顽童。
他曾坦言:“随着社会的推进,我们看到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东西,使得我自己在艺术创作上、人生中也有所改变,慢慢地把人生的追求变成了 ‘玩儿’,包括书法篆刻,都把它们看做是‘玩儿’的一种项目。所以我‘玩儿’的项目偏多,各种行业、科技……比如我玩无人机、无线电、烟斗、雪茄、高尔夫、钓鱼、养宠物等等一切稀奇的东西我都喜欢。当然了,书法篆刻作为我的职业,也不可能丢弃,但是我又不像其他一些书法篆刻家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谋生的手段,我把它看做是‘玩儿’的一种项目。”
崔志强先生的玩法,绝非玩物丧志,而是充满着人生智慧与高度,充满着周伯通式的逍遥游。他把艺术当作艺术,把生活归为生活,拿得起又放得下!这不啻多少人渴望中的人生彼岸。崔志强先生的生命哲学里,“行住坐卧,无非是禅”,“运水搬柴,无非是道”。
人生苦短,镜头长移。年近古稀的老顽童崔志强先生“玩儿出”生而为人的温情与畅意,值得“久在樊笼里”的后浪们深思是否该调整既有的人生走向,以便用短暂的生命时光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做到不负此生的风荷正举、星月满垂。譬如我在伏案编书、校雠文字的余裕,不妨去亲近一番流速不明的溪水和被不知名的鸟儿唱深了几寸的山色。“复得返自然”,方能千里越山青。(文 郝永伟)
常言道,“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欣赏书法不仅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点画、章法的精巧,而是要看作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修养。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人的气质的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因此,欣赏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通过书法作品与书法家“对话,
“国学大师”是一个非常荣光和尊贵的称号,自民国以来,能被冠以此称号的人不过百十人。令人慨叹的是,现在被业内广泛认可和记起的“国学大师”,十有八九都是民国人物。他们普遍对中国学术研究深广,在文化的一方面(或多方面)有突出成就。本文选取的是知名
【千千千里马原创-卢中南】问卢中南的“战狼”二字如何评价。我觉得字写的不错了。笔墨饱满,与平时卢中南老师中规中矩的欧体字,有一定的区别,这也是不容易的地方。书法最忌讳的,就是不论何时何地,我写的永远都是一个样。就是不知“战狼”如此有烟火味儿
什么是艺术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其中,这里说到我的触碰,就是书法艺术,手和笔
艺术品的本质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一件艺术品,无论是一幅画,一出悲剧,一座雕像,显而易见属于一个总体,就是说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这一点很简单。人人知道一个艺术家的许多不同的作品都是亲属,好像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6月11日上午,一场主题为“艺展百年征程”书法、美术、民俗文化艺术作品展览在市鹤城艺术宫展览厅举行,141件艺术作品为广大参观人员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盛宴。艺术作品展览由中共建华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区文
展览主题:千秋翰墨—戊戌秋月松涛书法文化艺术展 展览日期:2018年9月8日至10日 展览地点:泰文楼(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18号) 开幕时间: 2018年9月8日11:00 主办单位:北京松涛书画院 承办单位:泰文楼 协办单位:北京松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尽管有争议,吴冠中先生应该是当代屈指可数的极富个人风格的艺术家。虽然吴冠中先生主要致力于绘画领域,但是让他引起巨大争议的却是在书法领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陈传席直斥
究竟是在哪一天,蓦然发现,很多世事就是心事,很多心事渐成世事。立秋方至,已惊岁月之新。眼前名利,醉里风情,无非滚滚红尘的见证。人各有机缘,又各有归舟。在人生长河中,时常翻滚起命运偶然性与必然性难以把握的潮汐,历经生活磨难与自我对抗,懂得如何
梵高艺术星空馆是以印象派画家梵高及其作品为主题元素,运用空间视错觉,光影特效等技术手段营造出360度沉浸式互动体验的魔幻艺术空间。在很多城市都有这个展览,太原展馆的地址在北美新天地N1购物中心5层。门票在美团上买,成人票58元,儿童票38元
有一种温暖叫无声,有一种感动叫无形。疫情虽阻隔了漫步千山万水的脚步,却阻挡不了近在咫尺的师生情,在铁锋区第七小学有这样一位教师,逢疫情,他织起了一张网,在这张网里孩子们尽情地书写;逢疫情,他搭起了一座桥,一座通往书法神圣殿堂的桥梁,他就是美
值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百年之际一场声势浩大的将在德国柏林举行此次书法展大家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远让一书阁倍感荣幸因为呢! 届时将展出中国汉字艺术家言恭达教授、朱天曙教授世界著名心理学教授高尚仁教授、学者崔希亮教授、陈洪捷教授德国艺术家An
松涛书法作品《鹤舞仙寿》《韩愈诗》《楷书五言联1》《楷书五言联2》《和杨先生诗》《寿》《白居易诗》《道》《五岳独尊》《赤壁怀古》《佛歌》《书画》在“瀚海2018四季拍卖会”成交总价:68.70万元。其中8平尺《佛歌》以15万落槌。2018年
台湾立法院赠送中方文化代表孙祥国缘水晶2018年上午10点30分,在商务部中东欧协会副秘书长闫志康的带领下,中国文化产业代表孙祥与台湾立法院代表王金平院长、办公室简主任在台湾台北立法院对两岸文化进行交流,交流期间双方互赠礼品。中方代表赠送了
开幕日期:2018 年 10 月 18 日 展览日期:2018 年 10 月 17 日--- 2018 年 10 月 19 日 会议地点:人民大会堂 展览地点:北京建国饭店 松涛书法作品于2018年10月17日至19日受邀参加在“北京建国饭